发布时间:2023-06-19 浏览量:1134
踔厉奋发担当作为 初心如磐勇毅前行
湖北省公安一中,创建于1953年,坐落在美丽富饶的荆江南岸,这里是晋朝车胤囊萤读书的旧所,是隋朝佛学天台宗创始人智顗的诞生地,是明朝文学家"三袁"的故里,是近代物理学家王竹溪的家乡。6月中旬,伊川一高研学交流一行33人在程校长带领下奔赴这里,学习这里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管理模式。
进入校园,浓厚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。路有性灵路、至孚路,源自明袁宏道“独抒性灵,不拘格套”及孟子“诚之者,天之道也;思诚者,人之道也”;楼有弘志楼(志不立,天下无可成之事)、弘毅楼(士不可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)、弘德楼(才者,德之资也;德者,才之帅也);园有潺园,喻学校育人“如流水潺潺,滋润禾苗也”;水有玉水河,一取水之色泽,二取人之追求,倡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”理念,效古之君子比德于玉,温其如玉。校园荷塘里,游鱼来来往往;教学楼侧,硕大的桅子花树在怒放。
穿过"三袁潺园",道经"春晖楼″“涌泉楼",流连天圆地方背景的“感恩林”,抵达“尚善文化”所系的“上善楼”。在这里,公安一中冯翔副校长作了《谋长远,立当下》的教学管理交流报告。公安一中注重文化引领赋能,所谓“人走上善大道,书读玉水河畔”;注重管理精细增效,走有品质的优质发展之路;注重核心素养聚焦,让核心素养可教、可学、可评、可测。其中,“书香三袁”校本课程设计、“6654321高效课堂模式”、以学生为中心的差异化教学让人印象深刻。冯翔副校长还解读了选科、分科、评价的方法策略,这为我们三新背景下新高一的教育教学管理提供了宝贵经验。
之后,管理人员留在上善楼继续交流研讨管理策略,其他人分学科前往教室外观摩自习课风貌,前往备课组交流研讨教学细节,寻找公安一中质量提升的密码:把握学习发生的规律,在尊重差异基础上,主动构建,合作探究,精讲精炼;调控学生学习的节奏,以学习情境为载体,适应认知,以学定教,先学后教。“没有北大清华的日子,是暗无天日的日子”,正是有了对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探索,公安一中1996年以来录取北大清华81人,2008年以来录取北大清华36人,荆州市考生先后有七人次进入全省前十名,其中有四人来自公安一中!
交流结束,耳中犹回荡着公安一中语文人的考试观:通过阅读写作来学习语文,而不是本末倒置一味刷题。这一观点与明清公安派领袖袁宏道“独抒性灵,不拘格套”可谓一脉相承,让我们对"三新"背景下学科素养的提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。